|
了解鲫鱼苗的病害才能更好的养殖鲫鱼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鲫鱼市场逐渐开放,养殖密度和养殖面积不断增加,抗生素等药物被过度使用。因此,重庆鱼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死亡率越来越高,影响了农民的收入。 1.水生真菌病:由寄生在鲫鱼幼苗表面的真菌引起。水温在10-15℃时,真菌孢子容易繁殖。然后鲫鱼游泳时,或因其他原因,体表磨损。这时,真菌伺机接近其顶端,寄生在伤口内,随着繁殖的逐渐扩散,导致其他整个鲫鱼苗木表面发霉,导致游动异常、食欲不振、虚弱而死亡。 防治方法:主要发生在春季低温期,控制养殖密度,定期消毒,加强水质管理,防止过量施肥。 2.出血性疾病:主要发生在水质管理不善的环境中,导致水质恶化,特别是高密度环境中繁殖频繁,感染迅速,死亡率高。发病时,鲫鱼苗眼、口、鳍充血出血,脏器出血肿胀。 预防措施:定期消毒,注入淡水,加强水质管理,发病时将2-3片病毒素粉碎混匀,每天喂1G血5kg,连续1周。 3.肝胆综合征:近年来繁殖密度增加引起的常见病。为了降低养殖成本,很多养殖户不注意水质,饲料比较单一,导致营养不良。鲫鱼的尾尖和鳍尖肿胀变色。 预防措施:平时加强水质管理,定期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水消毒,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,均衡搭配,提高鲫鱼营养。 4.腮红病:主要在高温期,水温在20-26度左右。发病时,鲫鱼苗离水面仍有5-10厘米的距离。他们害怕被东西击中而下垂,但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不会动了。此外,患病的鱼是黑色的,脸颊充血和发红。 防治方法:清塘时注意消毒措施,养殖时控制水质,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得超过40%。高氯酸锶可用于病后喷池治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