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升 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,包括营养质量、卫生与健康质量、食用质量等。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受到养殖动物种类(不同种类所具有的营养质量有差异)、病害与药物的使用(药物残留)、水域环境(风味、健康质量)、饲料质量(风味、健康质量)等的直接影响。其中,养殖水产动物的病害防控成为重要节点。,如果养殖水产动物健康、具有很好的抗病防病能力,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,既可减少对水体、池塘、水产动物消毒、杀虫等药物的使用,且由于病害的减少,也可减少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防病、治病的药物使用,其结果是养殖的水产品中药物残留、有害物质残留等得到有效的控制,可以有效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食用健康质量。同时,也可以显著提升养殖的水产动物成活率和生产性能,获得更多的水产养殖产品产量,并取得更加好的养殖经济效益。,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,“防重于治”的理念被广泛地接受和实施,在养殖生产过程中,做好重大疫病、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,包括对养殖动物种苗及其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的病害检测、池塘的消毒、水体消毒、定期预防等技术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,也取得重要的效果。但是,在“防重于治”理念下对重大疫病、主要健康问题的防控技术手段中,主要还是采用药物,包括消毒药物、杀虫药物、杀藻类和水生植物的药物等以杀灭病原体为主要目标。同时,在健康问题的医治过程中,基本上也是采用药物、立足于抑制病原生物的技术对策和技术方案。,其重要后果是,一方面,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自身的生理健康造成较大的伤害,包括动物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功能性的损伤,造成水产动物在时期内自身免疫防御能力的显著性下降,严重的可能造成二次感染、再次发病。另一方面,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依然残留于水体环境之中,并残留或富集于养殖的水产品之中,造成养殖水产品食用健康质量的下降。,“养重于防”中的“养”是指“养殖过程”,包括养殖动物的种苗质量、养殖环境如池塘和水体质量、养殖动物摄食的食物或饲料的质量、养殖过程的生产管理技术等,即强调“养殖过程”的非药物的、基于水产动物自身生物学属性的、基于养殖水产动物生活环境的自然化过程,包括过程中的投入品、过程系统化的管理技术等。因此,“养重于防”的基本理念是:基于养殖动物自身生物学属性的、基于养殖动物自然化的生活环境的“养殖过程”和“养殖过程的系统化的管理技术”。, ,